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工作面試時的34關鍵提示


鳳凰花開驪歌初唱,社會新鮮人即將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不僅擔心自己是否可以在面試時,讓自己的技能和經驗給予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但同時也煩惱自己犯了面試時不該犯的錯誤。

美國的 CollegeAtlas.org的最新信息圖表概述了在面試時,求職者必須知道的重要提醒,以及面試時最常見的錯誤。

面試時常見的錯誤,包括:應徵者沒有作出任何眼神接觸,沒有顯示對此職務顯出你有足夠的興趣,以及面試時你不小心顯露出來的坐立不安。

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哪些教具改變你的學習歷程呢? 一張圖告訴你教室裡教學技術運用的歷史

人類教育史中使用的輔助技術的歷史是一個多事的時間表,每種教具發明出現,充滿了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教育景觀和重塑識字,和學習的基本概念,都有著驚人的突破歷史記錄。

不過,如果若我們坐下來反思這些有關於教育的教學概念和輔助教具的改變,你會發現,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可以見證了數位革命所帶來改變,是前所未有的。

數位技術的運用與之而來的新的學習教育模式的出現概念,舉例如MOOCs 翻轉學習移動學習等等,無論是從學習廣度和學習範圍嚴謹性,也是令人驚豔。

另外,從教育輔具技術發明,在過去幾十年裡獨自產生的數量多於過去的三個世紀的所有發明數量。但是,這些運用的技術突破火車還在動,而且仍以以驚人的速度,往前衝。我們甚無法想像該如何跟上,在短短的數年之後即將到來的edtech世界的模樣啊!

社群媒體的歷史

大多數人認為,社群媒體是從開Facebook和Twitter這些社群媒體誕生後才開始的。
Web 2.0技術引起了這種流行的平台,在一般民眾生活中,這種社群媒體的普及,已經發揮了重要的社會化的作用。

然而,在數位時代中這樣社會化媒體的功能,在人類歷史上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便有了。一開始是在1969年使用CompuServe這樣的軟體出現,然後其次是在1971年的出現服務電子郵件e-mail 等等,一直到2010年Pinterest的出現,數量煩多令人眼花繚亂。

下面這個infographic--社群媒體的歷史(Socaial Media – A  History)Karim BenyagoubN所創建,捕捉一些社群媒體多年來的重大歷史性發展直到現在為止。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有趣的infographic!



有趣的視覺化infogrphic,無需文字的累贅解釋,可以一張圖說完一個故事、一個概念、一個結論、或是一個觀察現象。來看看丹麥的藝術家的Mikael WulffAnders Morgenthaler,他們的共同創作的視覺資訊網站http://kindofnormal.com/裡面多為他們倆的作品,簡潔有趣、直接明白,運用視覺化說故事的能力,不發一語、沒有多餘的文字,但是看完後你會........ ,會心一笑

這就是有趣且神奇的infographic的溝通能力!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何時該po文 何時不該po文


在大家依賴社交媒體獲取資訊的時代中,什麼時間po文最不會被看到呢?而什麼時間是最好的po文時間呢?美國sumall公司發表兩張很有趣的infographic設計, 將個個社交媒體的po文盲區與最佳被看到的時區整理繪製出來,簡潔有趣但清晰易懂,一起來看看自己po文時間在哪裡呢?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數字會說話 但也會說謊

數字會說話 但也會說謊 
知道有些視覺資訊圖表,其實錯誤百出甚至故意顛倒是非嗎?


近來很紅的視覺資訊圖表在各個媒體、部落格、品牌公關新聞等等,不斷地出現,調查數字的引用是常用的說服溝通的手法之一,而一個負責任的視覺資訊圖表的設計,一定會將引用的原始數據和調查報查附於資料引用的下方,來告知閱讀者資料得來源。

但是,若是有心人要操作誤導閱聽眾的話,有時後就不容易被識出,不過幸好茫茫網海高手無數,總會被人抓出問題破綻在那裡,不論如何,讀者們自己要自己擁有基本的媒體識讀能力,才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讓自己保有判斷真偽的能力!!

數據分析公司 HEAP 團隊成員 Ravi Parikh 在其部落格中整理了三種常見的資訊視覺化誤導案例。inside也做了中文翻譯報導:http://www.inside.com.tw/2014/05/07/how-to-lie-with-data-visualization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發表的infographic~世界最危險致命的動

比爾蓋茲四月25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世界上最危險的15種致命動物,高居榜首的就是蚊子,據估每年平均有72萬5千人死於因被蚊子叮咬感染的瘧疾;其次則是人類本身,每年有47萬5千人被他人殺害;喪命於蛇類的則有5萬人,位居第三,第四到第十五依序是小狗、舌蠅、獵蝽、淡水蝸牛、蛔蟲、條蟲、鱷魚、河馬、大象、獅子、狼和鯊魚。

 這個有趣的調查,打破過去一直被誤導的觀念,也澄清了鯊魚的冤屈,因為世界上最危險的15種致命動物的排行裡它敬陪末座呢!


原文出處: http://www.gatesnotes.com/Health/Most-Lethal-Animal-Mosquito-Week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才30秒蘋果公司又賺了16萬美元了


我們都知道這些大型新科技公司很賺錢,但想知道他們每天每秒賺了多少錢嗎?
WorldPayZinc這家英國的行動付費公司將這些公司每天的營運收入視覺化之後, 看到在短短的一秒鐘,蘋果賺了1997美元,而google創造658美元的利潤,而Facebook一秒鐘賺了81美元。 
進來https://www.worldpayzinc.com/tech-wealth#.U1j0YUorewA.twitter按一下箭頭就知道囉!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網路攻擊也能即時轉播?

網路攻擊也能即時轉播?這要多虧了防毒軟體公司卡巴斯基的貼心功能,這家來自俄羅斯的防毒公司架設了一個即時轉播全球網路攻擊的網頁,只要連上去,就能以 3D 地球模型的模式,或世界地圖的模式,即時觀看全球各種不同網路攻擊的即時轉播,以各種不同顏色的線條表示,從哪裡發動,攻擊哪邊,是哪種形式,真是花花綠綠讓人眼花繚亂。例如在電子郵件中的病毒會顯示為橘色,惡意執行檔則顯示為黃色。
趕快連上去一瞧究竟 http://cybermap.kaspersky.com/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How Google Glass Works 知道谷哥眼鏡是如何運作的嗎

How Google Glass Works 想知道谷哥眼鏡是如何運作的嗎?
看看這一張 How Google Glass Works 的視覺資訊圖表,大概可以知其一二。
infographic 可以用來溝通與解釋複雜的概念,運用插圖和圖片的設計來講述一個故事,而不僅僅只能用數據的視覺化表現而已。 這張是一個傑出的how-to清楚解釋內建在谷歌的眼鏡運用的光學科學技術。



幾個月前便開始的Googleglass「探索者計畫」(the Explorer program)。讓這些試用Google眼鏡的急先鋒,包括媽媽、烘培師、外科手術醫師、搖滾樂歌手等,試用後並提出對Google眼鏡更多元的觀點;面對每天如「雪片般飛來的信件」要求體驗,Google因此決定另闢新做法,讓更多人加入探索Google眼鏡,以搜集更多寶貴回饋。Google表示,下周二(4月15日)上午6時開始(太平洋日光時間,台灣地區晚間9時),會在網路上加開一些點給這些亟欲加入探索Google眼鏡的人,用購買Google眼鏡方式加入計畫,不過數量有限,網路上開放的時間也有限,需付1500美元,且僅限年滿18歲美國居民加入。

Google提醒想透過這個方式參加的人,最好在日曆上標註好,以免忘記,並先造訪Google專為這個計畫而開的網頁(http://google.com/glass/start/how-to-get-one)。另外,對美國以外想參與計畫的人說抱歉,因為Google還沒準備好。


有興趣的人「探索者計畫」的人可以到此計劃網頁上看看這些探索者的心得 http://www.google.com/glass/start/explorer-stories/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如何說好故事 從生活中的經驗開始尋找





infographic 不是新的東西,

早在19th護士南丁格爾就用圖表來向女王說明爭取戰地醫療資助,
1986年開始,西方媒體便開始大量運用這個技術來傳播複雜或是艱澀難懂的資訊,
用得最多的媒體以報紙、雜誌印刷類媒體為最普遍
在2008年  因歐巴馬競選大量使用隨著數位傳播傳播媒介而站上重要傳播舞台,
而2012年的再次競選連任時
讓infographic 成為數位行銷的顯學之一 



如何說好故事,如何呈現想要說明的主題,如何造成快速分享 ,

這才是它背後的價值。


在學運期間關於學生多次溝通無效的眾多新聞之後
在網路高手用一個消費者點菜的故事來說明彼此之間的溝通不良
繪製成infographic後 一目了然!

如何說好一個故事  第一步從生活中的經驗裡尋找
一定會好讓你驚訝的好題材!

http://images.plurk.com/i1ZHn3vsI3Nwxe0ZGzeXN.jpg



一張圖說明一切,又一張傑出的infographic 


感謝318學運! 提供不少infographic技術運用的好教材





Interactive infographic中央政府總預算的互動式資訊圖表 讓你知道你繳的稅金政府怎麼花!

infographic資訊圖表表現方式大致有三種:
靜態圖表、動態圖表、互動式圖表 。

這三種表達方式並無高低之分,
因為最好的表現格式是取決於

它如何有效地儲存與傳遞所要溝通的資訊」。


一張用心的infographic :台灣學運時光機



一張用心的infographic :  台灣學運時光機 
將台灣學運14年做一個對比,這是一位世新的大學生對這次學運學以致用的表達方式。


才剛開始學習infographic 課程的佩凌,在經過3/23政府暴力鎮壓的過程後,心情沈重,週一上課時,向我提出她的想法,在課堂上我們討論後決定開始製作這張學運時光機資訊圖表。




台灣318學運引爆infographic的應用與流行潮




混亂的資訊透過分析、整理、視覺化,再加上story telling說故事的手法,用一張圖表呈現表,讓人一目了然,無須過多的文字說明,最近一張分析台灣媒體報導318學運的infographic ,顏色與版型設計頗具水準!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又一張infographic 傑作:學生到底在鬧什麼?

又一張infographic 傑作:學生到底在鬧什麼?
318學運學生努力與強力的訴求,但那些生活在數位落差時代裡的四、五年級,分不清學生們到底在鬧什麼?於是乎一篇又一篇的清楚明晰的資訊圖表,快速地在網路上傳遞出來,突然之間,大家才開始明瞭,原來infographic技術原來可以將複雜的資訊快速溝通清楚。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民調等於民意嗎 ?

民調=民意? 一張資訊圖表圖:「民調新聞公信力記者會」幫你揭密

  「民調」是「民意」傾向的針探?「民調」是否隱藏政治干擾與媒體操弄?如何破解民調謎團、解開民調神秘面紗?隨年底「七合一選舉」登場,各競選團隊進入備戰狀態,未來無論是政黨提名初選民調與選前選情民調,勢必成為媒體報導重點。



ㄧ張圖勝過千言萬語 :911十週年 沒有多餘的字 卻令人心碎

ㄧ張好的資訊圖表infographic,
是透過資料分析與故事化設計將複雜的資訊或是事件化繁為簡
不是簡化資訊而是凸顯想表達與溝通的訊息披露的核心價值。

自1960年代開始,視覺化資訊圖表在平面媒體大量被運用以來
其精準地傳播資訊內容的目的性而對視聽眾產生訊息真相的價值
並不會因為數位時代而變異!

請欣賞這一張超過文字語言的infographic,: 911事件十週年

一瞬間,2,977個人結束了他們的生命
每看一次都會令人落淚與震撼!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韓國一張infographic:為何你依然是單身原因

根據韓國網路媒體公司Kobiz所發表的一張訊息圖表:為何你依然是單身原因
這份調查是從20多歲和30多歲的共641位單身男女,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這些依舊是單身的男女中有個明顯的共同特點,她(他)們純粹的虛張聲勢或過分顯示的虛榮成為他們被列為最不喜歡的類型因而導致依舊是單身原因的排名第一。

事實是如此嗎? 這是韓國的調查大家參考參考!





原圖出處 http://koreabizwire.com/kobiz-infographics-the-common-reasons-why-you-are-still-lonely/

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Infographic 的形成背景(1)

資訊圖表和視覺化數據已存在人類社會幾千年
在公元三千年前遠古時期人類運用視覺形式語言在洞穴中壁畫,
來描述當時的環境和資源,並繪製記錄保存下來。
同樣,古代埃及人運用象形文字向大家介紹他們的文化故事

讓後來的人透過遺留在石壁上雕刻圖案和文字,了解當時埃及的社會結構和信仰體系。


歷史紀錄上最早出現運用infographics手法來溝通和行銷的人物:19th的護士南丁格爾

1857年,英國護士弗洛倫斯·南丁格爾使用的訊息圖形來說服維多利亞女王提高軍隊醫院的條件。她主要運用的一種堆積條形圖和餅狀圖的組合方式,,使用資訊圖表溝通方式將克里米亞戰爭的過程當中將每個月的死亡人數和原因描繪出來。

資料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Infographic




什麼是infographic資訊圖表?



Infographic就是
information(訊息)graphic(圖形)的組合

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視覺化圖形來表達複雜資訊所代表的意義,其最終目的在於行銷傳播與溝通。

這個名詞或許對台灣民眾來說還很陌生,不過其實它的概念很簡單,就像平時在整理資料的時候,會習慣將一長串數據簡化成圓餅圖、長條圖,好方便他人快速理解重點。







沒有經過整理的資料或是訊息,像是一堆零散的樂高積木,根本無法分辨或是理解這一堆積木中,到底有多少的形狀、尺寸或是數量。每天我們消費者在面對成千上萬的資訊來襲,究竟有多少的資訊是真的被理解或是傳遞清楚呢?而行銷人員努力地、想儘辦法,透過各種傳播手法,把品牌的各種訊息拼了命地餵給消費者,消費者到底有沒有看到,而就算看到了這些資訊,真正吸收理解的又有多少呢?